四川对口帮扶 种下“一棵树”改变一个乡

  本网记者张艳玲

  无村集体资产、无主导特色产业、无规模经营主体,这些大部分贫困村有的特征都能在四川省简阳市五合乡找到影子,其中龙潭、护民、新乐3个村更是被识别为省级贫困村。“由于耕作条件差,基础设施滞后,全乡近1/3的土地被撂荒,不少山坡地长出的杂草就有一人多高。”对于过去五合乡的面貌,乡长李强记忆犹新。

  变化始于一场深度推进的县乡结对帮扶行动。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处于近郊的新津县接过对口帮扶五合乡的重担。两年来,五合乡已经改头换面。这其中最值得说的,便是那漫山遍野的金秋砂糖橘。

  以龙潭水库为中心,500多亩香橙桩头经过高改嫁接,长势喜人。这只是五合乡规划的5000亩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在今年初由成都高橙农业科技公司联合当地3家农民合作社共同打造。村民们嗅到机会,也纷纷跟进,房前屋后、山坡荒地都种上了果树。

  新津县委书记辜学斌表示,要变“输血”为“造血”,选准“产业树”是关键。为此,在帮扶初期,新津县委、县政府邀请各方专家,开展五合乡情、民情大调查,摸清当地土壤、积温、降雨量以及群众需求愿望等情况,最终将金秋砂糖橘确定为全乡主导产业。

  要如何管好这棵“产业树”呢?新津县与五合乡的思路是“核心带动+利益共享”。五合乡党委书记傅海峰表示,园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为农户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为培育村集体经济,园区在果树种植的土地流转合同中约定:业主每年水果销售收入的1%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分配。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园区管理,按照每年17元/棵的标准支付管理费用。同时,当地还免费为全乡6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帮扶种植1亩金秋砂糖橘,并由农技人员长期提供技术指导。

  在资金、科技、市场等一揽子政策的推动下,五合乡金秋砂糖橘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000余亩,初步形成“一园多点”的种植格局。2017年建档立卡的67户185人的精准扶贫户已通过简阳市扶贫办的脱贫验收。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如未注明原创皆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内容中图片等附件信息由原作者提供,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