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河北探索

  本网记者郝凌峰

  “今年的柴胡又是一个好收成,按现在的行情每亩地应该能卖到4000多元。”河北省涉县王金庄村村民曹飞定告诉记者,他从2015年起种植柴胡,现在已发展到100多亩,属于村里的种植大户,两年来种植收益比以前翻了几倍。

  曹飞定依靠种植药材增加收益的做法印证了邯郸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邯郸市提出在确保全市粮食产能稳定在107亿斤的基础上,按照减少粮食面积,稳定蔬菜、油料生产,增加棉花、特色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的调整思路,打造西部“冀南太行药谷”20万亩,目前已完成中药材种植16.5万亩。

  今年以来,在这片燕赵大地上,河北省各地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三农”工作的主线,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真抓实干,通过优化产品结构、优化产业体系、优化生产方式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向新的良好态势。

  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有效供给

  河北省农业厅厅长魏百刚介绍,今年,河北省将调减太行山、燕山及农牧交错区等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面积400万亩,改种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200万亩,加快发展中药材、食用菌、马铃薯、杂粮杂豆、花卉等特色产业。同时,以环京津12个蔬菜生产大县为重点,大力发展高端设施蔬菜,吸引京津企业在河北省建立蔬菜保障基地,重点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蔬菜、肉蛋奶北京市场占有率分别提高两个和5个百分点。

  近两年,河北省各地引导农民围绕市场需求创新供给,在稳定优质麦种植基础上,一方面调减籽粒玉米种植,加快发展杂粮杂豆、食用菌、中药材、马铃薯、林果花卉等高效特色产业,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农业由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转型升级。

  乐亭县马王庄村瓜农于振江是当地的“种瓜达人”,他经营着7个棚室,占地面积达30亩,2017年产值达30余万元。“今年新引进的‘唐蜜’和‘花姑娘’两个品种有机甜瓜是销售最快的,还吸引了近3000名观光客采摘。”于振江说,有机甜瓜产量仅为普通设施甜瓜产量的一半,而为了培育、打开市场,于振江未将有机甜瓜进行过高溢价。

  乐亭全县设施甜瓜总面积达12万亩。针对主要销售地区的市场需求不同,20年来,根据甜瓜的外形、颜色、口感不同,每年都会引进、培育、推广若干新品种,实现了市场细分化供应。“目前,全县甜瓜一共有五大类,近200个品种。”乐亭县农牧局局长王蕴超介绍,乐亭甜瓜名气大,市场占有率高,与其种类多、品种全密不可分。据了解,平均每两三年,乐亭就会对一些市场占有率低的果菜品种进行更新换代。

  沧州市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上顺势而为,制定了“一确保、两稳定、三扩大”的思路,即确保粮食核心区产能,稳定油料、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小杂粮、中药材、饲料作物种植面积,成效明显。市场需求量逐步减少的籽粒型玉米已调减至21.23万亩,种植替代作物青贮玉米6.35万亩、杂粮两万亩等。

  衡水市围绕建设京津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目标和“稳粮、扩畜、增菜、优果”的思路,全市种植产业已从大面积、粗放式经营升级为设施种植、精细管理、企业运作、品牌销售;畜牧业形成了奶牛、肉牛、生猪、肉羊、禽蛋五大基地;瓜菜种植产业形成了“五线十片”的产业布局;高端设施瓜菜产能进一步扩大,畜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品质全面提升。

  优化产业体系,推动三产融合

  在河北望都县北康庄村的祥瑞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180亩基地,风筝长廊、作物迷宫、绵羊喂养、鲜桃采摘、亲子农场等集观光采摘、农事体验、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意生态农业休闲园区热闹非凡。

  作为农业大县,望都的樱桃、葡萄、莲藕等农作物种类丰富。结合地方特色,望都县积极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打造集生态休闲、娱乐消费、产业集聚等于一体的创意农业,有效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持续有序规范发展。

  近两年来,河北省大力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创建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县5个-8个、示范点10个-12个,美丽休闲乡村12个-15个,着力抓好100个省级旅游精品示范村和50个农宅合作社试点社建设。2017年全省休闲农业接待量预计将达到5000万人次,年收入预计突破90亿元。

  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段玲玲告诉记者,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是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明确的重大任务,对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竞争力和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在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各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典型。

  张家口市立足处于农牧交错带、“镰刀弯”非玉米优势产区的实际,在上一年调减60万亩籽粒玉米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今年再调减30万亩籽粒玉米,全市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减少到173万亩。与此同时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扩大马铃薯、张杂谷、杂粮杂豆等特色作物种植。全市种植马铃薯180万亩,并大力推进马铃薯种薯发展,预计可生产马铃薯脱毒苗3亿株、微型薯6亿粒、一级良种40万吨。

  “今年以来,全省把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作为重大课题和突破性工作,组成专门班子,组织全面调查和深入研究。”段玲玲介绍说,经过组织开展特优区调查摸底,全省评选出产业基础好、产品特色突出、带动农民增收和扶贫效果明显的31个特色产业项目,安排1.8亿元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优化生产方式,推进绿色发展

  魏百刚说:“解决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等突出问题,回应社会公众的热切期盼,必须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把农业资源过高的利用强度缓下来、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降下来。”为此,河北省全力实施绿色生产“三节”(节水、节肥、节药)行动。近两年,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2016年,全省化肥使用量(折纯)331.78万吨,比2015年减少3.71万吨,下降1.1%;农药使用总量4.047万吨,比2015年减少0.091万吨,下降2.2%,实现了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以衡水市为例,该市坚持因场制宜、综合施策,着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倡导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全市示范基地绿色防控技术到位率达90%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80%的村设立了肥料配方和施肥建议公告栏,秸秆能源化工程利用秸秆15万吨,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到93%,基料化利用秸秆5.2万吨。

  围绕农田节水,河北省创新管理方式,将地下水压采任务以责任清单方式进行管理,省市县乡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实施各环节标准和要求。据中国水科院检测,河北省形成年压采能力50亿立方米以上,其中农业压采能力22.3亿立方米,超采区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得到缓解。

  在张承旱作区,河北采取整村、整乡和三县整建制方式,推广旱作技术160多万亩,建立大规模连片地膜覆盖区,节水效果达到60%-70%。

  在不同类型区,河北建设小麦节水品种展示区40个、示范新品种104个,建设绿肥养地示范区7个、示范面积4250亩,建设水肥一体化示范区9个、示范新技术新模式19项,建设旱作节水示范区7.5万亩、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125项次,有效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如未注明原创皆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内容中图片等附件信息由原作者提供,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0条评论